城市化進(jìn)程的加快,不少城中村消失在眾人眼前,,而隨著城中村消亡的還有哪些“城中村餐飲”,。
本文由紅餐網(wǎng)(ID:hongcan18)原創(chuàng)首發(fā),作者:林懷青,。
在杭州干餐飲10年,,宋師傅就被拆遷趕走4次。他在電話那頭笑著說:“反正被趕習(xí)慣了,?!?
宋師傅是河南人,,他形容自己“老實到有點傻”,傻到那年提出要做生意,,都沒人敢借錢給他,,怕打水漂。
創(chuàng)業(yè)前的那些折騰
宋師傅16歲跟著四川師傅學(xué)燒菜,,七,、八年下來,,跑遍了大半個中國,。直到有一天,他決定出來創(chuàng)業(yè),,到老朋友介紹的地方承包廚房,。誰知道,那居然是個傳銷窩點,。錢沒賺到,,反倒把存款都掏空了。
23歲那年,,他回老家結(jié)婚后,,一門心思想要出來開餐廳,可是沒有人看好他,,也沒有親戚朋友愿意借錢給他,。多虧,他的妻子在經(jīng)濟(jì)和精神上都支持了他,,盡管完全不知道他燒的菜到底好不好吃,。
妻子在杭州有親戚,倆人便商量到南方試試看,。宋師傅當(dāng)時想著有一門技術(shù)在手,去哪燒菜都不怕,,可是來到后,,他才發(fā)現(xiàn)杭州極少人吃川菜,,還是吃杭幫菜居多,。怎么辦,?要從頭開始,,學(xué)習(xí)幾乎沒有料頭的杭幫菜嗎?
宋師傅只好打消了干餐飲的念頭,跑去工廠里打工,??墒悄?個月里,,他還是惦記著開餐廳這件事。
懷揣2500元開店,,卻三次遇拆遷
夫妻倆拿出打工全部得來的3000元,,再向親戚借了6000元,,租下了一個小店來做生意。除掉房租6500元,,夫妻倆就這樣懷揣著2500元,,開始了餐飲創(chuàng)業(yè)之途,。
那是2006年,,小店開在杭州蕭山姚江岸,,做的是面食、小炒和小吃,。由于路況不熟,他每天早晨得三點多起來買菜,,苦苦支撐了2年,,好不容易賺到了幾萬塊錢,,就說要拆遷了,。
2008年,,他搬走了,,還是在蕭山區(qū),,不過是去了城北村,。這一次,他終于重操舊業(yè),,干起了他熟悉的川菜,打算專做城中村里外地人的生意,,并給自己的川菜館取名“川菜魚館”。
這個小店比第一個店要大一點,總共5張桌子,,四小一大,。店里生意一直不錯,,3年就賺了20萬,??上В质怯錾喜疬w,。
被趕走后,,宋師傅到對面的村子塘灣社區(qū)附近,,又租下300多平方的店面,。這次他除了做川菜,,還做杭幫菜,,并且把店名改成“銀河飯店”,。
可是由于店面較大,,他并沒有能力去管理,,還要付高工資請來杭幫菜師傅。最終,,這個店經(jīng)營了半年多就夭折,,賠了20多萬,。這個打擊對他來說,,很大很大,,因為他以為上個店賺到錢,,這次一定就會好,所以這個店的開業(yè),,他是高調(diào)的,。
終于撐不下去了,宋師傅又到戚家池社區(qū)轉(zhuǎn)了別人一個店,。這家150平米的小店,,挨著市心路的一個地鐵口。雖然這家店接手時是個死店,,但他認(rèn)為位置還算不錯,,應(yīng)該是能做活的。繼續(xù)立起他“川菜魚館”的牌子,,開工了,。
△受訪者供圖
咦,,他發(fā)現(xiàn)南方人太愛吃酸菜魚了。他每天都要殺上20多條黑魚,。除了自己的菜燒得好,,宋師傅還看到,越來越多人愛吃川菜了,。
除了周邊街坊的光顧,,同行也常常跑過來試菜。他記得那個熱鬧又充滿戲劇性的一天,。
店里3個包廂,,廳里7張臺都坐滿了,除廳里1張小臺,,其他全都是同行,。而在這些同行里,他居然看到一張似曾相識的臉,。哦,,原來是之前自己去別家餐廳吃飯時碰到的廚師。
因為覺得那道地鍋雞炒得不錯,,他留意了這位師傅,,還回來自己琢磨??墒遣还茉趺凑?,他總覺得差了點什么。那天在自己店里和原創(chuàng)師傅偶遇,,他直接就上前打招呼了,。倆人都很驚喜,并且討論了改良的方法,。
當(dāng)然,,在這里也有不順心的事兒。日炒夜炒,,每天炒菜超過9個小時的他,,痛風(fēng)了。兩手過勞,,好長一段時間都不能炒菜,。和妻子商量后,他們找來一個小師傅親自帶,??上н@孩子學(xué)會后就跑了。一條短信,就是明天不來,。這可把他愁死了,。沒辦法,手又還沒好,,只能讓朋友過來幫了一個月忙,,這才熬了過去。
順不順利,,宋師傅都深深愛上這個小店,。他第一次有了這么大的成就感,也終于嘗到收獲的欣喜,,這三年半下來他賺了100多萬。
如果可以繼續(xù)在這里,,那就好了??墒?!可是2016年5月,,他再次被通知,拆遷!這次是G20峰會,。
好舍不得,,真的好舍不得,。宋師傅不想離開這個經(jīng)營了3年6個月11天的店,。
把偏店做火,,無奈迎來第四次拆遷
不舍得離開,又非走不可,,他干脆在這個店背后又了租個地兒,,位置偏到?jīng)]有人會想到這是一個店。
200來方的住宅改建房,,6間打通,,拉開全是玻璃。鋪租一年3.5萬,。為什么這么便宜,因為沒人看得上,,連房東都鼓勵他,,如果能把館子開起來,,一定佩服萬分,。宋師傅自己也是抱著“能有原來一半生意就不錯”的想法,,不加任何裝修地,,把原來“川菜魚館”的牌子再一次立起來,。
△受訪者供圖
沒想到5月底還在張羅開業(yè)呢,河南老鄉(xiāng)就跑來預(yù)定6月6日4桌滿月酒。
這次他不再外聘師傅了,他帶了家里的親戚過來教,。讓他意外的是,,滿月酒過去后,,他的生意越來越好,這個神仙都難找的地方,,居然排起隊了。原來老顧客又都來了,,還帶上了新朋友。
這次他也不再只是做川菜了,,也做豫菜和皖菜,。因為常常有河南老鄉(xiāng)和安徽朋友過來說,,想吃家鄉(xiāng)菜。
宋師傅的這個小排檔,,很快就賣起各式各樣招牌菜:老家的鵝鍋,,鐵板烤魚,還有那道學(xué)來的地鍋雞……
鵝鍋,,別人都用原湯,他不要,,他覺得鵝肉那味太重,要改用花椒,、辣椒,、胡椒處理過的才好;鵝肉不用清油來熗,,要用新鮮的雞油,;鍋里墊底的大白菜只有冬天才好吃,他干脆換成蘭州娃娃菜,,這樣可以保持常年統(tǒng)一,。
鵝鍋很讓宋師傅驕傲,6月份的大熱天,,都能賣得和冬天一樣好,,最好的時候每天能賣出9只大白鵝,一鍋賣68元,。
鐵板烤魚,,他故意弱化,每天只限量殺5條魚,。因為堅持用傳統(tǒng)工藝特別費時,。他還鉆研出了烤魚的一個小秘訣:草魚要用菜籽油來烤,那樣才能讓顏色更深,,味道更香,,而且更加健康。
地鍋雞,,他后來也研究出自己的一套做法了,。讓他特別高興的是,每天都能賣上十幾只,,超過了那位原創(chuàng)師傅,。
△地鍋雞(受訪者供圖)
宋師傅這個店,菜還是那么便宜,,三四十塊錢可以吃得非常滿足,,甚至十塊錢都能搞定一餐。賣得便宜,,賣得雜,,卻道道都是家鄉(xiāng)味。
“沒特色就是我們最大的特色”,。從他的笑聲里,,可以猜到搬遷后,,他又收獲了意外的驚喜,。
他說這樣很幸福,。
客人和他成了好朋友,有老鄉(xiāng)出差三天,,就連續(xù)來了三天,。
以前最看不起他的大堂哥,現(xiàn)在也對他刮目相看,。
父親年輕時做紅白事的技藝又能傳授給他,,比如婚宴上的八大碗,他改一下就可以做給老鄉(xiāng)吃了,。
而那個不需要任何理由卻永遠(yuǎn)支持他的妻子,,更讓他覺得溫暖。
“聽說我這又要拆了,!”如果這是真的,,宋師傅就將在他做餐飲的第10個年頭里,迎來第4次拆遷,。
拆遷是痛苦的,,做餐飲是幸福的
“拆遷這事,你累了嗎,?”
“無所謂啦,,被趕習(xí)慣了?!?
“你想過搬到位置好一點的街邊店嗎,?”
“想過啊,得一步一步來,?!?
拆遷是痛的,可是做餐飲是幸福的,。如果不能做餐飲,,宋師傅可能會瘋掉。在G20拆遷期間,,他好幾天不能開店,。他說自己每天除了吃飯,就是睡覺,,像個傻子一樣,。
他要他的餐飲人生,就像他的微信名一樣:簡單就是幸福,。
(本文根據(jù)宋師傅口述整理而成,。)